2019-12-20 12383 138
————走訪知名設計師易來福
易來福,國內知名設計師
廣東華寧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衡陽分公司CEO
廣東華寧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衡陽分公司總設計師
注冊室內建筑師(高級)
注冊展陳設計師(高級)
注冊照明設計師(高級)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
中國環保家居聯合會特聘講師
喜馬拉雅《家裝易直說》策劃人之一
喜馬拉雅《家裝易直說》特約講師
中國豪宅別墅室內設計領軍人物
專注室內設計文化研究二十余載
國內外多次斬獲大獎
多所裝企特邀設計顧問
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知行合一設計智慧》思維導綱系統創始人
提出《易空間·家文化》系列設計理念
曾擔任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研發設計中心總經理
曾擔任中國家裝(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曾創辦過多家裝飾企業
推出個人作品集《易來福空間設計》
是一位集設計與管理于一身的知行合一設計人物
問:前段時間有聽到您在上海一個公開場合發表過一個主旨演講,據說反響熱烈,您能不能講一下它的具體涵義嗎?
易來福:《知行合一設計智慧》是將設計觀念、設計系統、設計心理與設計營銷和設計師禪修悟道,完美結合,從知、行、能,循序漸漸的進行系統的解說與訓練的一種設計師高階內容,我用自身經歷告訴一些設計師們,如何做一個永續的設計贏家。成就知行能設計人才,知可以讓你成為智者,行可以讓你成為慧人,能可以讓你成為贏家。這次在公開課上我講的是其中的一階內容設計觀念,一階的主要涵義是,知自己、知市場、知對手、知客戶、知內在、知永恒、知本質、知整體、知全局、知系統、知難行易、知行合一……
問:有人說原創設計是個偽概念,特別是在國內抄襲之風盛行,您怎么看待這一現象?
易來福:設計的原創性應是設計師或設計群體獨立創作完成符合客體要求的設計作品,而非對以前已經存在的設計的抄襲或模仿,具有獨創性和新穎性的一種產品,這本身是對付費人的一種尊重。設計師的成長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抄襲階段,第二階段是原創階段、第三階段是引領階段;好的作品它或許沒有邏輯,但是一定有脈絡,你能抄到形但未必能抄到意,如果既能抄形又能抄意,也算是一種本領。在我看來,空間設計如果沒有設計師的敬畏之心,沒有精神的請求和對心靈的呼喚,那僅僅是材料的堆積場。我們看大師作品,往往第一眼看都是不舒適的,但越看越舒服;換句話說,一件作品如果不足以讓人不舒適,或感到異樣,那就不是原創作品,就不值得去做,這就是我理解的原創和非原創的區別。
問:年輕設計師如何成長成一名優秀的設計師?
易來福: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首先要博文精深,室內設計就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設計師所涉及的面非常寬廣,除了大學本專業所學的學科外,比如結構、空調、排水、強電、弱電、人體心理學、燈光學等等,都應該是設計師應掌握的知識結構。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是一個雜家,他雖不需精通每一門,但是學科領域越寬越好。其次需要敏銳的觸覺,室內設計的目的是滿足業主的需求,而業主的需求是千差萬別的,設計師只有站在業主的角度才能完美的完成他們的需求。所以,作為設計師,還得研究業主的工作、生活。聆聽與分辨對于設計師來說相當重要,也就是說設計必須遵從以人為本的思想,這個人不是設計師,而是指業主本人。一個僅僅表達業主本人觀點的設計肯定不是一個好的設計,因為業主的專業是有限的。既然設計目的是滿足業主的需求,那么設計師設計之前當然要了解業主的各種信息,但是業主又通常不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他不能完整的提供給設計師非常準確的信息。所以需要設計師自己去挖掘出來,不斷的聆聽,不斷的分辨。只有通過適當的交談、觀察了解客戶的需要,還有挖掘出客戶潛在的需要,才能設計出能滿足業主需要的東西。還有一點就是要有人性的關懷,對一個設計來說功能的合理是最基本的要求。隨著人們對環境、健康關注度的不斷提高,設計中設計美學是必須考慮的之外,其次通風、節能、環保也是室內設計師要考慮的問題。使用者除了物質需求外,精神上的需求是更高層次的需求,任何一個業主、使用者內心深處都會對房間產生一種期待和夢想,這種期待和夢想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應該捕獲到這種期待和夢想,他應該有這種人文的關懷,這樣的設計才是能感動業主的設計。
問:如果要給自己一個定位,您認為您是一個什么樣的設計師?
易來福:作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應當是無時無刻都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加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深度。設計師思維是必須具備的基礎思維,在普通人眼里優秀的作品或許在設計師眼里覺得很普通,普通人更多的是注意作品給他們帶來的直觀感受,而設計師則要透過作品了解到設計動機、設計技巧、設計能力等等。而如果一個設計師思考的角度、辨別能力與普通人無異,那就不具備設計思維。其次還必須要有匠心,匠心說的不僅僅是你精通技術,還有你對作品對事情對項目的看法和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更多的是策略、分析、精準度、合適,一切以消費者為核心基礎進行的設計創作才是好的設計師。美學是必須的,但是我認為好的設計師一定是能讓設計出生產力的,能讓設計的空間為人類帶來其他附加值的感受。一個始于作品成于人品的設計師,一個知行合一的設計師一定是受歡迎的。
問:您的設計理念是什么?設計理念的形成曾受過哪些重要的人或經歷的影響?
易來福:我想傳達一種低調、務實、質樸的理念,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創新理念。好的設計應該摒除非必要的元素與機能。室內設計的設計風格一直以來很難有明確的定義,這與文化的演變息息相關。所以要說真正影響自己設計理念的因素是什么,我覺得更多的還是我個人對生活的一種理解與喜好,在眾多的文化潮流中尋回一些傳統的美好,達到自己所追求的簡單、低調、有質感的生活方式的目標。當然,這些也都體現在我的設計作品中,也是我的設計理念所在。學習設計過程中的目標其實不多,我非常喜歡歐美設計師獨立思考的精神,以及對作品完整度的把控,這也是我設計生涯中不斷關注的部分。